HealthHub

炎夏護心攻略:心臟病患者如何預防脫水?

2025-07-10 14:30
心血管疾病、心臓病

在炎熱潮濕的夏季,高溫環境對人體的挑戰尤其顯著,對於心臟病患者而言,更需特別留意。高溫下身體容易大量出汗,若不及時補充水分,可能導致脫水,進而影響心血管系統,增加心臟負荷,甚至引發嚴重心臟問題。因此,了解如何在高溫中保持體液平衡,對心臟病患者至關重要。


高溫下心臟病患者脫水的潛在危機

當氣溫升高,人體為了散熱會增加排汗量。汗液主要由水分和電解質組成,大量流失水分會導致血液濃稠度增加,血液循環阻力隨之上升,迫使心臟需要更費力地泵血,以維持正常的血液供應。

此外,脫水會導致血容量下降,引起血壓波動,甚至血壓驟降。對於本身患有心臟病,特別是冠心病或心臟衰竭的患者,心臟功能已受損,難以應對這些額外的壓力,可能誘發心絞痛、心律不正,甚至心臟病發作。


心血管疾病、心臓病


炎夏保持體液平衡的關鍵策略

為有效應對高溫下的脫水風險,心臟病患者應積極採取以下措施:

  • 定時定量補充水分: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。建議分次小口飲水,而非一次性大量灌水。即使在沒有進行劇烈活動的情況下,也應每隔一段時間補充水分,確保身體持續獲得足夠的水分。


  • 留意電解質補充,但需謹慎: 出汗會流失鉀、鈉等電解質。一般情況下,可以透過飲食補充(如適量水果)。然而,對於心臟病患者,特別是那些有高血壓或需要控制鈉攝取量的患者,應避免飲用市售高糖或高鈉的運動飲品,以免加重心臟負擔。如有需要,應諮詢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。


  • 避免利尿飲品: 咖啡、濃茶和酒精飲品具有利尿作用,會加速體內水分流失。在炎熱天氣下,心臟病患者應盡量避免或減少飲用這些飲品,以免加劇脫水風險。


心血管疾病、心臓病


心臟病患者更需特別注意血壓變化

對於正在服用利尿劑或其他降血壓藥物的心臟病患者,在炎熱天氣下更要密切留意身體狀況。高溫本身可能導致血管擴張,加上脫水或藥物作用,可能使血壓出現較大波動,甚至導致姿勢性低血壓(即從坐姿或臥姿站立時血壓急劇下降,引起頭暈甚至暈倒)。


重點提示: 心臟病患者應定期監測血壓,並與醫生保持溝通。如果出現頭暈、心悸、胸悶、氣促或異常疲倦等症狀,應立即就醫,切勿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。

標籤
心血管疾病心臓病